
几何量计量,又称长度计量,是测量和确定长度、角度、形状和位置等几何量,并保证这些量值准确和统一的科学。它涵盖了从纳米到千米的各种长度和相关几何参数的测量,是现代工业制造和科学研究的基础,对确保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几何量计量的主要内容包括:
长度测量:
这是最基本的几何量,包括线段的长度、物体的高度、宽度等。
角度测量:
测量两个相交直线或平面之间的夹角。
形状测量:
测量物体的形状,如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表面粗糙度等。
位置测量:
测量物体上不同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如平行度、垂直度、对称度等。
几何量计量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工业制造:保证零件、部件和整机产品的几何参数符合设计要求,是产品质量的保证。
科学研究:为各种科学实验和研究提供准确的测量数据。
日常生活中:如测量房屋的尺寸、制作衣物等。
几何量计量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技术,它为各个领域提供了可靠的长度、形状和位置的测量基础,对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概念:
在《几何量公差与检测》、《互换性与检测》等课程中所研究的被测对象是几何量,包括长度、角度、表面粗糙度、形状相位置误差以及螺纹、齿轮的各个几何参数等。
几何量测量是指为确定被测几何量的量值而进行的实验过程。
其实质就是将被测几何量与作为计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两者比值的过程。
显然,进行任何测量,首先要明确测对象和确定计量单位,然后要有与被测对象相适应的2测量方法.并且测量结果还要达到所要求的测量精度。因此,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应包括被测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精度等四个要素。
测量方法是指测量时所采用的测量原理、计量器具相测量条件的综合。在测量过程中,应根据被测零件的特点(如材料硬度、外形尺寸、批量大小、精度要求等)和被溯对象的定义来拟定测量方案、选择计量器具和规定测量条件。
测量精度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值相一致的程度。由于在测量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地出现测量误差。因此,测量结果只是在一定范围内近似于真值,测量误差的大小反映测量精度的高低,测量误差大则测量精度低,测量误差小则测量精度高.不知测量精度的测量是毫无意义的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