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用钢材就其截面形状讲,使用最多的是圆钢,其次为方钢;就其生产方法讲,使用最多的是轧材,其次为锻材。锻造用钢基本上是添加微量的钒,钶和(或)钛的碳-锰钢。微量合金的加入形成对钢最终性能有强烈影响的碳化物或碳氮化物。
锻造用钢是指可以通过锻造成型的毛坯或零件用钢。高硫、高铜含量或纯净度过低的结构钢热锻工艺性能差。连续性遭到破坏的易切削化回硫钢因塑性差,高碳、高合金钢因变形抗力大,不适用于冷锻或温锻。锻造用钢的研究除分析变形能力和变形抗力等工艺性能外,更要满足锻件的性能和成本要求。随着零件高强韧化、轻量化的发展趋势,锻造行业追求高材料利用率、高精度、高效率、低能耗、低成本等目标。锻造用钢的发展,离不开评价和应用技术的开发。热锻用钢的易切削化、非调质化,冷锻用钢的简化热处理是降低零件工艺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节能降耗的主要材料技术;微合金化是改善零件强韧性和工艺性能,获得高性能、低成本锻件的有效手段。
检测项目:成分检测、质量检测、硬度检测、耐蚀性检测、耐候性检测、耐温性检测、尺寸稳定性检测、抗拉强度检测、抗压强度检测、延伸率检测、理化性质检测、金相分析、力学性能检测、拉拔试验、淬透性检测等。
锻造用钢料有两种:(1)钢锭,将熔化的钢液浇入钢锭模内,待冷却凝固后便从钢锭模内取出的称为钢锭,钢锭由冒口、中部、底部三部分组成,由于组织粗糙,缺陷较多,它仅适合自由锻造各种大型锻件之用,且只取用中间部分,冒口和底部应予切除。(2)钢材(钢坯),是钢锭经过轧制或锻造而成的坯料,沿着轧制或锻造方向形成明显的流线,钢材的缺陷比钢锭少,可锻性显著提高,因此适合于各种模锻生产。钢材应用最广的是热轧圆钢或方钢,也有少数精密模锻件(小型的)采用冷拉棒材。
钢锭
将炼成的钢水浇注到铸铁制成的钢锭模内,凝固后形成的锭子称为钢锭。钢锭经轧制或锻压成为钢材后方能使用,所以钢锭是半成品。根据浇注方法的不同有上注钢锭和下注钢锭之分。上注法一次浇注一根钢锭,下注法可以同时浇注许多根钢锭。下注锭的表面质量优于上注锭。根据脱氧程度的不同又有沸腾钢钢锭、半镇静钢钢锭和镇静钢钢锭三种,此外还有外沸内镇钢锭。沸腾钢是脱氧不完全的钢,镇静钢是脱氧完全的钢,半镇静钢的脱氧程度介乎前两者之间,接近于镇静钢。钢锭的质量有表面质量和内部质量之分。表面质量以钢锭表面是否有结疤和裂纹及表皮的纯净度和致密度来衡量。内部质量则以钢锭内部的纯净度、致密度、低倍非金属夹杂物数量和宏观偏析的程度来衡量。沸腾钢的表面质量好,但由于锭心偏析大,内部质量不如镇静钢。
钢坯
钢坯是钢锭经初轧或开坯得到的半成品,是各类钢材轧机的原料。钢坯断面有方、圆、扁、矩形和异形等数种,主要与轧制产品形状有关。轧制简单断面钢材时,选用与成品断面相近的方钢坯或矩形钢坯。轧制扁钢、角钢等扁形产品时,选用矩形坯或扁坯。生产工字钢、槽钢时最好用异形钢坯,以利轧制过程的进行和提高成材率。圆形坯是生产无缝管的原料。钢坯的生产方法见钢坯生产。
钢坯断面尺寸应满足轧制变形量和成品质量的要求,还要考虑轧辊强度和咬入条件的限制。一般钢坯断面高度H与轧辊辊径D之比(即H/D)应小于或等于0.5。钢坯长度受终轧温度、轧制时间和产品的定尺或倍尺的限制。加热时钢坯过长容易产生撞炉墙事故,过短则炉底利用率不高,影响加热炉产量。为生产各种钢材而选用钢坯时,应尽量考虑钢坯的共用性,以提高开坯机的生产力,简化车间的坯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