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铝镁合金检测主要包括成分分析、性能测试和内部缺陷检测。具体检测项目和标准会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产品类型有所不同。
成分分析:
确定合金中各元素的含量,包括铝、镁、以及其他添加元素,确保合金成分符合标准。
性能测试:
力学性能:包括拉伸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硬度等,用于评估合金的强度和韧性。
物理性能:包括密度、熔点、导电性、导热性等。
耐腐蚀性:评估合金在特定环境下的耐腐蚀能力。
内部缺陷检测:
检查铸件内部是否存在气孔、疏松、裂纹、夹杂等缺陷。
铝镁合金通常是指以镁为主要添加元素的铝合金,具有强度高,密度小,散热好等优点,广泛用于电子,汽车,航天等领域。
由于它具有比强度高、密度小、耐腐蚀、可回收、导热性好、防电磁辐射、可薄壁成型的诸多优点。从欧洲开始,一些汽车制造厂开始在方向盘、车门、发动机缸体上应用镁合金来代替原用材料。在日本、台湾更是将镁合金应用于3C产品的覆盖件上,提升了产品的品质,藉此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
优点
1.密度小,镁金属是广泛应用的金属中密度最小的金属,按ρ=1.8g/cm3计算,镁合金比塑料轻20%,比铝轻30%。
2.比强度高,即镁合金的强度与质量之比高,具有一定承载能力。
3.散热性能好,适合散热要求较高的产品。热传导率是PP料的100倍。
4.弹性模量小,刚性好,长期使用不易变形,抗震力强。
5.抗电磁干扰、电磁屏蔽性好。
6.色泽鲜艳美观,耐腐蚀,能长期保持外观质量。
7.是环保型材料,其废料可以回收利用。
缺点
1.加工工艺难度大,熔融的镁液易燃易爆,压铸件成品率低。
2.集渣包、流道及浇注系统废料较多,是产品体积的一倍以上。
3.国内材料的价格便宜,但品质较差。
4.由于电位腐蚀而必须避免与其它材料如铝、钢的直接联接,这使装配方面产生了一些难度。
由于镁合金制件可能处于潮湿的工作环境或与其它不同材料的零配件进行装配,为提高及保证制件的耐磨、耐蚀及可看性,镁合金制件必须进行表面处理。其中预处理会影响到随后的喷涂,在制造过程中,制件可能会被一些污染物如油脂、氧化物、润滑剂及异物污染,这些残留的杂质必须清除。
一般镁合金制件的预处理可分为四种类别:机械清洗、溶剂清洗、碱液清洗、酸洗。以上这些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组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