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91.120.30
Q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6777—2008
代替GB/T16777-1997
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
Test methods for building waterproofing coatings
2008-06-30发布
2009-0401实施
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7中国亩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GB/T16777—2008
前言
本标准与JISA6021-2000《建筑用防水涂料》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代替GB/T1677-1997《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
本标准与GB/T16777-1997的主要区别是:
增加涂膜制备,调整了水乳型涂膜的成膜方法,增加了潮湿基面粘绪强度、撕裂强度项目(本版
的第48、10章);
固体含量、干燥时间试验方法进行了调整(1997版的第4、12章,本版的第5、16章);
粘结强度增加了A法(1997版的第6章,本版的第7章);
删除了延伸性试验项目(1997版的第?章);
拉伸性能试验删除了紫外线处理(197版的第8章,本版的第9章);
低温柔性分为低温柔性、低温弯折性项目(1997版的第10章,本版的第13、14章)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轻质与装饰装惨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95)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化学建筑材料公司苏州防水材料研究设计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北京
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宏源防水工程有限公司、大连细扬防水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上
海汇丽涂料有限公司。
本标准委托中国化学建筑材料公司苏州防水材料研究设计所负费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志远檀春丽、将勤逸、陈文洁晓华、许渊、胡蔚儒、樊细扬、王搁、周荣
本标准委托中国化学建筑材料公司苏州防水材料研究设计所负责解释。
本标准于1997年首次发布。
G/T16777—2008
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防水涂料的标准试验条件涂膜制备、固体含量、耐热性粘结强度潮湿基面粘
结强度、拉伸性能、撕裂强度、定伸时老化、加热伸缩率、低温柔性、不透水性、干燥时间等性能的试验
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防水涂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328.10—2007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10部分:沥青和高分子防水卷材不透水性
GB/T52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GB/T528-1998,1SO37:1994
GB/T529—1999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裤形、直角形和新月形试样)(IsO34
1:1994eqv
GB/T18244建筑防水材料老化试验方法
3标准试验条件
实验室标准试验条件为:温度:(23±2)℃,相对湿度:(50±10)%。
严格条件可选择温度:(23±2)℃,相对湿度:(50士5)%。
4涂膜制备
4.1试验器具
4.1.1涂膜模框:如图1所示。
4.1.2电热鼓风烘箱控温精度士2℃
4.2试验步骤
4.2.1试验前模框、工具、涂料应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24h以上。
4.22称取所需的试验样品量,保证最终涂膜厚度(1.5士0.2)mm
单组分防水涂料应将其混合均匀作为试料,多组分防水涂料应生产厂规定的酡比精确称量后,将其
混合均匀作为试料。在必要时可以按生产厂家指定的量添加稀释剂,当稀释剂的添加量有范围时,取其
中间值。将产品混合后充分搅拌5min,在不混入气泡的悖况下倒入模框中。模框不得翘曲且表面平
滑,为便于脱模,涂凝前可用脱模剂处理。样品按生产厂的要求一次或多次涂题(最多三次,每次间隔不
超过24h),最后一次将表面刮平,然后按表1进行养护。
表1涂膜制备的养护条件
分类
脱模前的养护条件
脱模后的养护条件
沥青类
在标准条件120h
(40士2)℃48h后,标准条件4h
水性
高分子类
在标准条件96h
(40±2)℃48h后,标准条件4h
溶剂烈、反应型
标准条件96h
标准条件72h
GB/T16777-2008
应按要求及时脱模,脱模后将涂膜翻面养护,脱模过程中应避免损伤涂膜。为便于脱模可在低温下
进行,但脱模温度不能低于低温柔性的温度。
单位为毫米
约350
模框
平板
材胺玻璃金风
图1,涂膜橡框示意图
42.3检查涂膜外炯从表面光滑平整无明显气泡的涂膜上按表2规定裁取试件
表2试件形状(尺寸及数量
项
试件形我尺寸/m
数量/个
拉佣
符合CBT与时规定的哑铃工型
撕
符食GB/T529-192规定的无割口角形
低温弯折性低海柔性
0d×25
不速水性
50×150
加热
300×30
定仲时老化
:符GB/T528规定的哑铃I型
人北气老化
拉伸
20×25,处理后取出再裁取符合BT528规定的哑铃I型
热处理
低温弯折性线
100×25
拉伸性能
120×25,处理后取出再裁取符合9BT528规定的哑铃T型
碱处理低温弯折性、低温
cex 25
拉伸性能
20×25,处理后取出再裁取符合GBT528规定的哑铃I型
酸处理
低温弯折性、低温柔性
00x25
拉伸性能
120X25,处理后取出再裁取符合GB/T528规定的哑铃Ⅰ型
紫外线处理
低温弯折性、低温柔性
100x25
拉伸性能
120×25,处理后取出再裁取符合GB/T528规定的哑铃Ⅰ型
人工气候老
低温弯折性、低温柔性
100×25
5固体含量
5.1试验器具
5.1.1.天平:感量0.001g。
GB/T16777-20
5.1.2电热鼓风烘箱:控温精度士2℃。
5.1.3千燥器:内放变色硅胶或无水氯化钙。
5.1.4培养皿:直径(60~75)mm。
5.2试验步骤
将样品(对于固体含量试验不能添加稀释剂)搅匀后,取(6士1)g的样品倒人已干燥称量的培养皿
(m0)中并铺平底部,立即称量(m1),再放人到加热到表3规定温度的烘箱中,恒温3h,取出放入干燥器
中,在标准试验条件下冷却2h,然后称量(m2)。对于反应型涂料,应在称量(m1)后在标准试验条件下
放置24h,再放人烘箱。
表3涂料加热温度
涂料种类
水性
溶剂型、反应型
加热温度/℃
105士2
120士2
5.3结果计算
固体含量按式(1)计算:
100
…………………………(1)
式中:
X——固体含量(质量分数),%
m—培养皿质量,单位为克(g);
干燥前试样和培养皿质量,单位为克(g);
m2—干燥后试样和培养皿质量,单位为克(g)。
试验结果取两次平行试验的平均值结果计算精确到1%
5.4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包括如下信息:
)本标准章节编号
b)确定试验产品的所有必要细节
制备试件信息
d)试验温度和时间;
e)试验结果;
f)试验过程中采用方法的差异或遇到的异常
g)试验月期
6耐热性
6.1试验器具
6.1.1电热鼓风烘箱:控温精度士2℃
6.1.2铝板:厚度不小于2mm,面积大于100mm×50mm,中间上部有一小孔,便于悬挂。
6.2试验步骤
将样品搅匀后,将样品按生产厂的要求分2~3次涂斑(每次间隔不超过24h)在已清洁千净的铝板
上,涂翟面积为100mm×50mm,总厚度1.5mm,最后一次将表面刮平,按表1条件进行养护,不需要
脱模。然后将铝板垂直悬挂在已调节到规定温度的电热鼓风干燥箱内试件与于燥箱壁间的距离不小
于50mm,试件的中心宜与温度计的探头在同一位置,在规定温度下放置5h后取出,观察表面现象。
共试验3个试件。
6.3结果评定
试验后所有试件都不应产生流淌、滑动滴落,试件表面无密集气泡。
GB/T16777-2008
6.4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包括如下信息
a)本标准章节编号
b)确定试验产品的所有必要细节;
c)制备试件信息;
d)试验温度和时间;
e)试验结果
f)试验过程中采用方法的差异或调到的异常
g)试验日期。
7粘结强度
7.1A法
7.1.1试验器具
7.1.11拉伸试验利测量值在量程的(15~85%之间示值精度不低1%拉伸速度(5±1)
mm/rnln。
7.1.1.2电热鼓烘箱:控温精度+28
7113拉伸专屈夹具上具下家乓垫板如图图图4所示
位为毫米
图2拉伸用上夹具
GB/T16777-2008
单位为毫
小l8
图3拉伸用下夹具
单位为毫米
43
R
图4拉伸用垫板
GB/T16777-2008
7.1.1.4.水泥砂浆块:尺寸(70×70×20)mm。采用强度等级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将水泥、中砂
按照质量比1:1加人砂浆搅拌机中搅拌,加水量以砂浆稠度(70-90)m为准,倒人模框中振实抹平,
然后移入养护室,1d后脱模,水中养护10d后再在(50士2)℃的烘箱中干燥(24±0.5)h,取出在标准条
件下放置备用,去除砂浆试块成型面的浮浆、浮砂、灰尘等,同样制备五块砂浆试块
7.1.1.5高强度胶粘剂:难以渗透涂膜的高强度胶粘剂,推荐无溶剂环氧树脂。“
7.1.2试验步骤
试验前制备好的砂浆块、工具涂料应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24h以上。
取五块砂浆块用2号砂纸清除表面浮浆,必要时按生产厂要求在砂浆块的成型面[(70×70)mm]
上涂刷底涂料,干燥后按生产厂要求的比例将样品混合后搅拌5min(单组分防水涂料样品直接使用)
涂抹在成型面上,涂膜的厚度(0.5~1.0)mm(可分两次涂覆间隔不超过24h)。然后将制得的试件按
表1要求养护,不需要脱模,制备五个试件。
将养护后的试件用高强度胶粘剂将拉伸用上夹具与涂料面粘贴在一起,如图5所示,小心的除去周
围溢出的胶粘剂,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水平放置养护24h。然后沿上夹具边缘一圈用刀切割涂膜至基
层,使试验面积为(40×40)mm。
将粘有拉伸用上夹具的试件如图6所示安装在试验机上,保持试件表面垂直方向的中线与试验机
夹具中心在一条线上,以(5士1)mm/min的速度拉伸至试件破坏,记录试件的最大拉力。试验温度为
(23士2)℃
单位为毫米
40
拉仲用上夹具
M8
高强胶粘剂
涂料
水泥砂浆块
图5试件与上夹具粘结图
7.2B法
7.2.1试验器具
7.2.1.1拉伸试验机:测量值在量程的(15~85)%之间,示值精度不低于1%拉伸速度
(5士1)mm/min
72.1.2电热鼓风娂箱控温精度士2℃。
7.2.1.3“8”字形金属模具:如图7所示,中间用插片分成两半
6
GB/T16777—2008
拉伸用上夹具
涂料
拉伸垫板
:
试板
拉仲用下夹具
图6试件与夹具装配图
单位为毫米
0.5
图7“8”宇形金属模具
7.2.1.4粘结基材:“8”字形水泥砂浆块,如图8所示。采用强度等级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将水
泥、中砂按照质量比1:1加入砂浆搅拌机中搅拌,加水量以砂浆稠度(70~90)mm为准,倒入模框中振
实抹平,然后移入养护室,1d后脱模,水中养护10d后再在(50士2)℃的烘箱中干燥(24±0.5)h,取出
在标准条件下放置备用,同样制备五对砂浆试块。
GB/T16777—2008
单位为毫米
R13
Ri
22.5±0.1
图8水泥砂浆块
7.2.2试验步骤
试验前制备好的砂浆块、工具、涂料应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24h以上。
取五对砂浆块用2号砂纸清除表面浮浆,必要时先将涂料稀释后在砂浆块的断面上打底,千燥后按
生产厂要求的比例将样品混合后搅拌5mn(单组分防水涂料样品直接使用)涂抹在成型面上,将两个
砂浆块断面对接,压紧,砂浆块间涂料的厚度不超过0.5mm。然后将制得的试件按表1要求养护,不
需要脱模,制备五个试件。
将试件安装在试验机上,保持试件表面垂直方向的中线与试验机夹具中心在一条线上,以
(5士1)mm/min的速度拉伸至试件破坏,记录试件的最大拉力。试验温度为(23士2)℃。
7.3结果计算
粘结强度按式(2)计算
F/(a×b)
(2)
式中:
a——粘结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F试件的最大拉力,单位为牛顿(N);
a—试件粘结面的长度,单位为毫米(mm);
b—试件粘结面的宽度,单位为毫米(mm)。:
去除表面未被粘住面积超过20%的试件,粘结强度以剩下的不少于3个试件的算术平均值表示,
不足三个试件应重新试验结果精确到0.01MPa
7.4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包括如下信息
a)木标准章节编号;
b)‘确定试验产品的所有必要细节;
制备试件信息;
d)采用的方法类型
e)试验结果多
f).试验过程中采用方法的差异或遇到的异常;
g)“试验日期。
8
GB/T16777—2008
8潮湿基面粘结强度
按7.2制备“8”字形砂浆块。取5对养护好的水泥砂浆块,用2号砂纸清除表面浮浆,将砂浆块浸
入(23±2)℃的水中浸泡24h。将在标准试验条件下已放置24h的样品按生产厂要求的比例混合后搅
拌5min(单组分防水涂料样品直接使用)。从水中取出砂浆块用湿毛巾揩去水溃,晾置5min后,在砂
浆块的断面上涂抹准备好的涂料,将两个砂浆块断面对接、压紧,砂浆块间涂料的厚度不超过0.5mm,
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4h。然后将制得的试件进行养护,条件为温度(20士1)℃,相对湿度不小于
90%养护168h。制备五个试件。
将养护好的试件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2h将试件安装在试验机上,保持试件表面垂直方向的中
线与试验机夹具中心在一条线上,以(5士1)mm/min的速度拉伸至试件破坏,记录试件的最大拉力。试
验温度为(23士2)℃
结果计算和试验报告按第7章。
9拉伸性能
9.1试验器具
9.1.1拉伸试验机:测量值在量程的(15~85)%之间,示值精度不低于1%,伸长范围大于500mm。
9.1.2电热鼓风干燥箱:控温精度士2℃。
91.3冲片机及符合GB/T528要求的哑铃Ⅰ型裁刀。
9.1.4紫外线箱:500W直管汞灯,灯管与箱底平行,与试件表面的距离为(47~50)cm
9.1.5厚度计:接触面直径6mm,单位面积压力0.02MPa,分度值o.01mm。
9.16氙弧灯老化试验箱:符合GB/T18244要求的氙弧灯老化试验箱
9.2试验步骤
9.2.1无处理拉伸性能
将涂膜按表2要求,裁取符合GB/T528要求的哑铃I型试件,并划好间距25mm的平行标线,用
厚度计测量试件标线中间和两端三点的厚度,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试件厚度。调整拉伸试验机夹具间
距约70mm,将试件夹在试验机上,保持试件长度方向的中线与试验机夹具中心在一条线上,按表4的
拉伸速度进行拉伸至断裂,记录试件断裂时的最大荷载〔P),断裂时标线间距离(L1),精确到0.1mm,
测试五个试件,若有试件断裂在标线外,应舍弃用备用件补测
表4拉伸速度
产品类型
拉伸速度/(mm/min)
高延伸率涂料
500
低延伸卒涂料
200
9.2.2热处理拉伸性能
将涂膜按表2要求裁取六个(120×25)mm矩形试件平放在隔离材料上,水平放入已达到规定温度
的电热藪风烘箱中,加热温度沥背类涂料为(70±2)℃,其他涂料为(80±2)℃。试件与箱壁间距不得少
于50mm,试件宜与温度计的探头在同一水平位置,在规定温度的电热鼓风烘箱中恒温(168士1)h取
出,然后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4h,裁取符合GB/T528要求的哑铃I型试件,按9.2.1进行拉伸
试验。
9.2.3碱处理拉伸性能
在(232)℃时,在0.1%化学纯氢氧化钠(NaOH)溶液中,加入Ca(OH)2试剂,并达到过饱和
状态。
在600mL该溶液中放入按表2裁取的六个(120×25)mm矩形试件,液面应高出试件表面10mm
GB/T16777—200
以上,连续浸泡(168±1)h取出,充分用水冲洗,擦千,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4h,裁取符合GB/T528
要求的哑铃I型试件,按9.2.1进行拉伸试验。
对于水性涂料,漫泡取出擦干后,再在(60士2)℃的电热鼓风烘箱中放置6h士15min,取出在标准
试验条件下放置(18±2)h,裁取符合GB/T528要求的哑铃I型试件,按9.2.1进行拉伸试验。
9.2.4醱处理拉伸性能
在(23士2)℃时,在600mL的2%化学纯硫酸(H2SO4)溶液中,放入按表2裁取的六个
(120×25)mm矩形试件,液面应高出试件表面0mm以上,连续浸泡(168±1)h取出,充分用水冲洗,
擦干,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4h,裁取符合GB/T528要求的哑铃工型试件,按9.2.1进行拉伸试验。
对于水性涂料,浸泡取出擦干后,再在(60士2)℃的电热鼓风烘箱中放置6h±15min,取出在标准
试验条件下放置(18±2)h,裁取符合GB/T528要求的哑铃Ⅰ型试件,按9.2.1进行拉伸试验。
9.2.5紫外线处理拉伸性能
按表2裁取的六个(120×25)mm矩形试件,将试件平放在釉面砖上,为了防粘,可在釉面砖表面撒
滑石粉。将试件放入紫外线箱中,距试件表面50mm左右的空间温度为(45±2)℃,恒温照射240
取出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4h,裁取符合GB/T528要求的哑铃I型试件,按9.2.1进行拉伸试验
92.6人工气候老化材料拉伸性能
按表2裁取的六个(120×25)mm矩形试件放入符合GB/T18244要求的氙弧灯老化试验箱中,试
验累计辐照能量为1500MJ2/m2(约720h)后取出,擦于,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4h,裁取符合
GB/T528要求的哑铃I型试件,按9.2.1进行拉伸试验
对于水性涂料,取出擦干后,再在(60±2)℃的电热鼓风烘箱申放置6h±15min,取出在标准试验
条件下放置(18士2)h,裁取符合GB/T528要求的哑铃Ⅰ型试件,按9.2.1进行拉伸试验
9.3结果计算
9.3.1拉伸强度
试件的拉伸强度按式(3)计算:
TL= P/(B X D)
-(3)
式中
T1—拉伸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P——最大拉力,单位为牛顿(N)
B—试件中间部位宽度,单位为毫米(mm);
D—试件厚度,单位为毫米(mm)
取五个试件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结果精确到0.01MP
9.3.2断裂伸长率
试件的断裂伸长率按式()计算:
E=(L1-L0)/L6×100
(4)
式中
E——断裂伸长率,%;
L—试件起始标线间距离25mm;
L1试件断裂时标线间距离,单位为毫米(mm)。
取五个试件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结果精确到1%
9.3.3保持率
拉伸性能保持率按式(5)计算
R:=(T1/T)×100
(5)
式中
R—样品处理后拉伸性能保持率,%
G/T16777-.2008
T—样品处理前平均拉伸强度;
11—样品处理后平均拉伸强度。
结果精确到1%
9.4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包括如下信息:
a)本标准章节编号;
b)确定试验产品的所有必要细节;
c)制备试件信息;
d)采用处理条件;
e)拉伸速度;
f)试验结果;
g):试验过程中采用方法的差异或遇到的异常;
h)试验日期。
10撕裂强度
10.1试验器具
10.1.1拉伸试验机:测量值在量程的(15-85)%之间,示值精度不低于1%,伸长范围大于500mm。
10.1.2电热鼓风干燥箱:控温精度士2℃。
10.13冲片机及符合GB/T529—1999中5.1.2要求的直角撕裂裁刀
10.1.4厚度计:接触面直径6mm,单位面积压力0.02MPa,分度值0.01mm
10.2试验步骤
将涂膜按表2要求,裁取符合GB/T529—1999要求的无割口直角撕裂试件,用厚度计测量试件直
角撕裂区域三点的厚度,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试件厚度。将试件夹在试验机上,保持试件长度方向的中
线与试验机夹具中心在一条线上,按表4的拉伸速度进行拉伸至断裂,记录试件断裂时的最大荷载
(P),测试五个试件
10.3结果计算
试件的撕裂强度按式(6)计算:
Ts= P/d
……………(6)
式中:
T—撕裂强度,单位为千牛每米(kN/m);
P——最大拉力,单位为牛顿(N);
d-试件厚度,单位为毫米(mm)。
取五个试件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结果精确到0.1kN/m
10.4·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包括如下信息:
a)本标准章节编号;
b)确定试验产品的所有必要细节
4.c)制备试件信息;
d)拉伸速度;
e)试验结果;
f)试验过程中采用方法的差异或遇到的异常;
g)试验日期
11
GB/T16777-2008
11定伸时老化
1试验器具
11.1.1电热鼓风千燥箱:控温精度士2℃
11.1.2氙弧灯老化试验箱:符合GB/T18244要求的氙弧灯老化试验箱
11.1.3冲片机及符合GB/T528要求的哑铃I型裁刀
11.4定伸保持器:能使标线间距离拉伸100%以上。
11.2试验步骤
11.2.1加热亳化
将涂膜按表2要求,裁取符合GB/T528要求的哑铃I型试件,并划好间距25mm的平行标线,并
使试件的标线间距离从25mm拉伸至50mm,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24h。然后将夹有试件的定伸保
持器放入烘箱,加热温度沥青类涂料为(70±2)℃,其他涂料为(80士2)℃,水平放置168h后取出。再
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4h,观测定伸保持器上的试件有无变形并用8倍放大镜检查试件有无裂纹。
同时试验三个试件,分别记录每个试件有无变形、裂纹。
11.2.2人工气候老化
将涂膜按表2要求,裁取符合GB/T528要求的哑铃I型试件,并划好间距25mm的平行标线,并
使试件的标线间距离从25mm拉伸至37.5mm,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24h。然后将夹有试件的定伸
保持器放入符合GB/T18244要求的氙弧灯老化试验箱中,试验250h后取出。再在标准试验条件下
放置4h,观测定伸保持器上的试件有无变形,并用8倍放大镜检查试件有无裂纹。同时试验三个试件,
分别记录每个试件有元变形、裂纹。
11.3结果评定
每个试件应无裂纹、无变形
1.4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包括如下信息
a)本标准章节编号;
b)确定试验产品的所有必要细节;
)制备试件信息;
d)试验条件和时间;
试验结果
f)试验过程中采用方法的差异或遇到的异常
g)试验日期。
12加热伸缩率
12.1试验器具
12.1.1电热鼓风干燥箱:控温精度士2℃。
12.1.2测长装置:精度至少0.5mm。
12.2试验步骤
将涂膜按表2要求裁取(30×30)mm试件三块,将试件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水平放置24h,用测长
装置测定每个试件长度(L。)。将试件平放在撒有滑石粉的隔离纸上,水平放人已加热到规定温度的烘
箱中,加热温度沥背类涂料为(70±2)℃,其他涂料为(80±2)℃,恒温〔168士1)h取出,在标准试验条件
下放置4h,然后用测长装置在同一位置测定试件的长度(L1)若试件有弯曲,用直尺压住后测量
123结果计算
加热伸缩率按式(7)计算
GB/I16777-2008
S=(L1-Lo)/L。×100
…(7)
式中:
S加热伸缩率,‰;
L—加热处理前长度,单位为毫米(mm);
L1加热处理后长度,单位为毫米(mm)
取三个试件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结果精确到0.1%,
12.4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包括如下信息:
a)本标准章节编号;
b)确定试验产品的所有必要细节;制备试做信
c)试验温度和时间
d)试验结果;
e)试验过程中乎用涉的差异或遇到的异常;
f试验日期。
13低温柔性
紧
13.1试验器具
13.1.1低温冰柜:温精度±{℃
13.12圆棒或烈:直径10吨m20可m、39xmm
132试验步
13.2.1无处
将涂膜按表畅求裁取(106×25m试件三块进行试验将试件和弯板或圆棒放入已调节到规定
温度的低温冰柜的冻液中,温度计探头应与试件在同水平位置在规定温度下保持1h,然后在冷
冻液中将试件绕圆棒或夸板在3s内弯曲180,弯曲三个试件(无上下表面國分位立即取出试件用肉
眼观察试件表面自裂纹断裂
13.22热处理
将涂膜按表2裁取三个100×25)mm矩形试件平放在隔离材料上,水平放入已达到规定温度
的电热鼓风烘箱中热温度沥青类涂料为<Q+2其他涂料为80士列℃.狱试件与箱壁间距不得少
于50mm,试件宜与湿
探头在同一水平位置,在规定温度的电袋风烘箱中恒温(168士1)h取
出,然后在标准试验余做置4h,按13.21进行试验。
13.2.3碱处理
在(23士2)℃时,在0.花学纯NaQH溶液中,加入C0H)2,并达到过饱和状态。
在400mL该溶液中放入按表2裁取的三个℃0×25)mm样,液面应高出试件表面0mm以
上,连续浸泡(168±1)取出,充分用冰冲洗擦干,在标准试验案件下放置4h,按1321进行试验
对于水性涂料,浸泡取出擦于后,再在(602)的电热戴风烘箱中放置6h士15min,取出在标准
试验条件下放置(18±2)h,按13.2.1进行试验。
13.2.4酸处理
在(23士2℃时,在400mL的2%化学纯H2SO4溶液中,放入按表2裁取的三个(100×25)m试
件,液面应高出试件表面10mm以上,连续浸泡(168±1)h取出,充分用水冲洗,擦干,在标准试验条件
下放置4h,按13.2.1进行试验
对于水性涂料,浸泡取出擦干后,再在(60士2)℃的电热风烘箱中放置6h±15mn,取出在标准
试验条件下放置(18士2)h,按13.2.1进行试验。
3.2.5紫外线处理
按表2裁取的三个(100×25)mm试件,将试件平放在釉面砖上,为了防粘,可在釉面砖表面撒滑石
GB/T1677-2008
粉。将试件放入紫外线箱中,距试件表面50mm左右的空间温度为(45±2)℃,恒温照射240h。取出
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4h,按13.2.1进行试验
13.2.6人工气候老化处理
按表2裁取的三个(100×25)mm试件放入符合GB/T18244要求的氙弧灯老化试验箱中,试验累
计辐照能量为1500MJ2/m2(约720h)后取出,擦干,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4h,按13.2.1进行试验。
对于水性涂料,取出擦于后,再在(60士2)℃的电热蕺风烘箱中放置6h±15min,取出在标准试验
条件下放置(18±2)h,按13.2,1进行试验。
13.3结果评定
所有试件应无裂纹
13.4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包括如下信息:
a)本标准章节编号;
b)确定试验产品的所有必要细节
c)制备试件信息;
d)试验温度和圆棒直径;
e)试验结果;
f)试验过程中采用方法的差异或遇到的异常;
g)试验日期。
14低温弯折性
14.1试验器具
14.1.1低温冰柜:控温精度士2℃。
14.1.2弯折仪:如图9所示。
14.1.36倍放大镜
14.2试验步骤
14.2.1无处理
按表2裁取的三个(100×25)mm试件,沿长度方向弯曲试件,将端部固定在一起,例如用胶粘带,
见图9,如此弯曲三个试件。调节弯折仪的两个平板间的距离为试件厚度的3倍。检测平板间4点的
距离如图9所示。
放置弯曲试件在试验机上,胶带端对着平行于弯板的转轴如图9所示。放置翻开的弯折试验机和
试件于调好规定温度的低温箱中。在规定温度放置1h后,在规定温度弯折试验机从超过90°的垂直位
置到水平位置,1s内合上,保持该位置1s,整个操作过程在低温箱中进行。从试验机中取出试件,恢复
到(23±5)℃,用6倍放大镜检查试件弯折区域的裂纹或断裂。
14.2.2热处理
按13.2.2处理后,按142.1试验
14.2.3碱处理
按13.2.3处理后,按14.2.1试验
14.2.4酸处理
按13.2.4处理后,按14.2.1试验
14.2.5紫外线处理
按13.2.5处理后,按14.2.1试验
14.2.6人工气候老化处理
按13.2.6处理,按1.2.1试验
GB/T16777-2008
14.3结果评定
所有试件应无裂纹
14.4试验报告
单位为毫米
120
|口
C
4
100
测量点
2—试件
图9弯折仪示意图
15
GB/T16777-2008
试验报告包括如下信息
a)本标准章节编号;
b)确定试验产品的所有必要细节;
c)制备试件信息;
d)试验处理条件;
试验温度
f)试验结果;
g)试验过程中采用方法的差异或遇到的异常;
h)试验日期。
15不透水性
15.1试验器具
15.1.1不透水仪:符合GB/T328.10—2007中5.2要求
15.1.2金属网:孔径为0.2mm
5.2试验步骤
按表2裁取的三个约(150×150)mm试件,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2h,试验在(23士5)℃进行,将
装置中充水直到满出,彻底排出装置中空气
将试件放置在透水盘上,再在试件上加一相同尺寸的金属网,盖上7孔圆盘,慢慢夹紧直到试件夹
紧在盘上,用布或压缩空气干燥试件的非迎水面,慢慢加压到规定的压力。
达到规定压力后,保持压力〔30土2)min。试验时观察试件的透水情况(水压突然下降或试件的非
迎水面有水)。
15.3结果评定
所有试件在规定时间应无透水现象
15.4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包括如下信息:
a)本标准章节编号;
b)确定试验产品的所有必要细节
c)制备试件信息
d)试验压力;
)试验结果;
f)试验过程中采用方法的差异或遇到的异常;
g)试验日期。
16千燥时间
16.l试验器具
16.1.1计时器:分度至少1min。
16.1.2铝板:规格[120×50×(1~3)]mm。
16.1.3线棒涂布器:200m。
6.2试验步骤
16.2,1表干时间
试验前铝板、工具涂料应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24h以上
在标准试验条件下,用线棒涂布器将按生产厂要求混合搅拌均匀的样品涂布在铝板上制备涂膜,涂
布面积为(100×50)mm,记录涂布结束时间,对于多组分涂料从混合开始记录时间。
6
GB/T167772008
静置一段时间后,用无水乙醇擦净手指,在距试件边缘不小于10mm范围内用手指轻触涂膜表面
若无涂料粘附在手指上即为表干,记录时间,试验开始到结束的时间即为表干时间。
16.2.2实干时间
按16.2.1制备试件,静置一段时间后,用刀片在距试件边缘不小于10mm范围内切割涂膜,若底
层及膜内均无粘附手指现象则为实干,记录时间,试验开始到结束的时间即为实干时间。
16.3.结果评定
平行试验两次,以两次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有效数字应精确到实际时间的10%
16.4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包括如下信息
a)本标准章节编号;
b)确定试验产品的所有必要细节;
c)制备试件信息
d)试验结果;
试验过程中采用方法的差异或遇到的异常
f)试验日期。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
GB/T16777—2008